第一百零七章 刨士族祖坟的秘诀-《三国:我马谡只想作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我测,我怎么把造纸术给忘记了?

    这可是一个大好的东西啊!

    要说什么东西对士族的打击最大,那绝对要属造纸术和印刷术了。这两个技术是打破士族知识壁垒,让教育普及化的关键。

    事实上士族最大的问题,并不在于他们有多少私兵,有多少田亩,隐藏了多少隐户。而是在于他们所把持的经学知识的独一无二,你不用他们就无人可用。

    身为其中的马谡可以清楚的感觉到,士族子弟和寒门豪族子弟有着明显的区别。

    即使最落魄的士族子弟,其教育水平也可以甩寒门好几条街。

    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,就是在于读书的成本。

    即便是最便宜的纸,一张都得数百文钱。至于竹简和帛就更别说了,落魄点的士族都用不起。

    没有这个东西,寒门子弟受教育的概率就大幅度被削减了。加上世家的垄断学术,对知识的解释权进行把控,寒门豪族子弟根本了解不到这些经学。

    比如束吉,作为东羌一族的首领能学会一点兵法经学。这还是他拿着刀逼着绑来的士族子弟给他解释才勉强明白一点。

    最终的结果就是,即便马谡想启用寒门,但对治理地方一窍不通的寒门子弟根本不堪大用。若是不用士族子弟,马谡根本无法治理好地方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造纸术和印刷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

    “既然想把科举制推行下去,造纸术和印刷术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了。”马谡摸了摸下巴,感觉自己好像找到了新的作死窍门。

    如果说均田是在拿刀给士族割肉放血,那教育普及和科举就是在刨士族的祖坟了。如果推行这些政策,那来刺杀他的刺客可以组成一只军队了。

    而这一切最关键的一环,就是这造纸术了。只有改良造纸术给家人们把这纸的价格打下来,才能做到教育普及的第一步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马谡立刻招来了西县的官吏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现在陇右大族,是否有擅长造纸的工匠?现在身居何处?”

    这位天水本地官吏看了马谡一眼,随后低下头恭恭敬敬的回答。

    “禀府君,天水郡的确有会造纸的工匠。不过这陇右的造纸生意基本上都是冀县杨家负责,旁人皆不得插手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